在阅读中寻找人生答案 ——读《毛泽东传》有感

栏目:职工园地 发布时间:2022-10-01
分享到:

阅读(美)罗斯·特里尔所著《毛泽东传》这本书,我脑海中的毛主席从课本上抽象的缥缈的高大全形象,变成了一个多面的鲜活的执着的榜样。尤其是毛主席身边人物随时间推移而姿态摇摆、面孔变化,更让人深切感受到伟人的伟大并为之感动。作为一个生于完全不同时代的青年人,依旧可以从他身上学到很多宝贵的东西。我深刻地认识到,有两个必不可少的要素决定了他后来的胜利,一个是实践,一个是意志。

实践——从1919年游历史遗迹,到1921末至1923年初四次安源实践,从1926年的湖南农民考察,到1933年至1934年2500万余里的跋涉,与勤工俭学归来者和坚持布尔什维克主义的早期党内领导不同,毛主席将田野调查与试验贯穿于自己的前半生,切实了解中国的实际情况与问题的本质所在。“他把简单的心理和社会真理付诸行动,使中国扎根于自己的土地上。他对中国的感受比任何事任何人都更加深切,使中国革命真正成为适合中国的革命。”

意志——“1923年在上海,一年以后的中共第四次代表大会期间,1925年冬和1926年隐退到韶山的日子里,1929年末以及在1934年夏,他都患上重病。”每次生病总是与毛主席事业上受挫巧合,这展现了他普通人的一面,但其伟大之处在于他的专心致志和坚忍不拔,对革命理想充满希望。在他那波澜壮阔的一生中,逆境总是如影随意,却从未使他退缩,他选择用积极的方式去面对,永远相信事在人为,“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这一伟大品质在其艰难岁月创作的诗句里可窥见一二。“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读书是为了什么?这个问题经常被我们所提到。以前的我大抵会给一个非常功利性的答案,这样的想法使我一度产生思想上的“茧房”与精神上的虚无。那毛主席是如何看待读书呢?从四书五经到世界英雄豪杰传,从克鲁泡特金到马克思,一个更广阔的世界被书籍打开,毛主席在学习探索中找到了为之奋斗终生的目标和通往理想的道路。

在学问中明志,在明志中践行。书中传达的人生态度和创业精神深深地感染着我,促使我在工作之余主动学习业务知识,通过每次学习与工作实践,不断增强自身融会贯通的能力,加快补齐能力弱项和经验盲区的步伐,积极投身到“激情创业、青年建功”行动中来,努力在工作上做出成果,在岗位上绽放青春芳华。

这是我从阅读中寻找到的人生答案。(知识产权部  王海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