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子杏林新征程 不辞长作领军人——山东省“十一五”卫生系统功勋人物总评榜杰出人物、莱芜市人民医院院长张志强

栏目:名院之窗 发布时间:2011-09-05

61度春秋冬夏,61年矢志不渝,莱芜市人民医院几经磨砺,从小到大、由弱变强,走过了艰难曲折而又令人自豪的光辉历程。医院的发展离不开勤奋务实、真抓实干的领导者,而莱芜市人民医院就有这么一位领军人,他就是张志强。 正是他带领莱芜市人民医院这艘航船,在高手林立的医疗市场中,独辟新径,闯出一条特色之路,一跃成为莱芜市众医院中的排头兵。

张志强,中共党员,主任医师,莱芜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莱芜市心血管专业学科带头人,2004年荣获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2006年被评为莱芜市优秀共产党员;2007年被评为全省优秀优秀 医务工作者并记三等功;2008年被评为莱芜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锐意改革  强化人才队伍

“我们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目标就是要以病人为中心,以医疗质量为核心,为患者提供更好、更快、更多、更方便的医疗服务”。——张志强  

上任伊始,张志强就提出了“精诚团结,拼命工作,只争朝夕,争创一流”的工作意识,提出了全新的工作思路:一是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宗旨;二是改善医疗和工作两大环节,加强人、物两个管理;三是实施名医、名科、名院的“三名”战略;四是创技术一流、设备一流、服务一流、管理一流的一流医院。

张志强做的第一步,就是培养、引进人才,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由于实行了评聘分开,竞争上岗的人事制度改革,使得医院的一大批年富力强的中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张志强的观点是让环境留人,用事业养人,除了在工作上给予年轻医务人员优惠条件外,还在生活、学业、研究等各方面给予他们尽可能地照顾。同时,医院还出台了一系列关心职工,解决职工后顾之忧的政策,如免费工作餐,职工及家属免费体检等,这些政策与措施充分地调动了全院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全院员工干劲十足。

情系百姓  打造放心医院

爱心是一个医务人员对人对事对社会应有的基本态度。让老百姓即使身处医院、躺在医院的病床上,也能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受到亲人一样的关怀,鉴于这一认识,努力减轻他们负担。——张志强

“我们一家5口人都参加的新农合,每人才20元钱,国家政策内的药品医院就给报销,市医院医生能用便宜的药就用便宜的药,要是不能报销的药,医生还发来知情通知书,从不乱开药。住院实行‘一日清单制’,清清楚楚住院,明明白白看病。”来自农村的朱大爷对莱芜市人民医院开通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直补赞不绝口。 

 这是张志强上任后完成的情系百姓工作之一。在他的带领下,全院职工齐心协力,倡导实施了“四个合理”, 不断强化核心制度建设,开展微笑服务竞赛活动,做老百姓的贴心人。从2007年至2010年,药品比例一直控制在45%,为莱芜市最低。出院病人平均费用连续多年在全市同级医院都是最低的。针对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呼声,张志强不断创新服务举措,取消周末和节假日停诊,所有临床、医技、辅助科室和相关职能部门均正常开诊上班,工作人员实行弹性工作制和轮休制。让群众在周末也能享受到和平常一样的医疗服务。同时在全院实行弹性排床制,在缩短平均住院日和加快病床周转率上下功夫,优化服务流程。

传承创新   加强文化建设

文化是无形的手。医院文化建设是医院的灵魂,是提高员工凝聚力和塑造良好社会形象不可替代的载体。——张志强  

认识到这一点以后,张志强近年来逐步着力凝练具有莱芜市人民医院特色文化的文化体系,提出实现“医院学院化、学科专业化、员工学者化、思想现代化”的口号。通过开展创建学习型医院活动,加大对全院员工的培训力度,提高员工素质。

以病人为中心,爱岗敬业已在广大职工中蔚然成风;廉洁行医,提供优质服务已成为每一位医务人员的自觉行动。张志强以其坦荡的胸怀、以一个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和实实在在为职工、为广大患者办实事的作风,赢得了职工的信赖和社会的认可。

 “成就和荣誉只是一个新的开始。”张志强清醒地分析形势说,“莱芜市人民医院的发展态势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对医院的发展而言,是机遇、挑战、考验并存。作为一个有着半个多世纪历史的公立医院,我们需要面对的历史性命题是,如何办人民群众最放心最满意的医院,如何与时俱进,如何实现医院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加快发展,唯有转变发展方式,要更加重视学科建设,更加重视人才培养和引进及人才综合素质的提高,更加重视医疗质量,更加重视科技创新,更加重视服务流程和细节,只有这样,才能推进医院整体实力提升,树立医院崇高的形象、信誉和品牌。作为医院的领军人、排头兵,我也十分有信心,能够带领全院职工,在医院的发展史上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摘自《领导科学报》)